華大半導體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CEC)整合旗下集成電路企業而組建的專業子集團,成立于2014年,IC設計出身,安全芯片與MCU是其最初的業務領域。但在過去三到五年中,華大半導體開始重新定位,并明確了工業控制和汽車電子方向的戰略轉型。目前,華大半導體的市場主要聚焦于三大領域:工業控制、汽車電子、安全芯片。
華大半導體展臺
在MCU領域,華大的產品遵循著整體的戰略,總方向是朝著高端的工控和汽車電子方向發展,最終目標是設計出具有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國產芯片,以解決國內卡脖情況。目前的產品線主要針對消費類電子與家電領域的控制產品,例如電子煙、家電電機控制、測溫儀芯片等,現場了解到,從疫情爆發到現在,華大至少為市場提供了2500萬顆測溫儀芯片。在汽車領域,華大目前主要針對車身控制方面進行產品研發,比如BCM、BMS等,新能源汽車的三電控制、發動機控制的產品正處于規劃中。
表計是MCU事業部最早量產的產品,水表產品系列占市場份額的40%。華大半導體市場推廣經理龍麗萍介紹道:“華大旗下的幾家子公司,其產品都有應用于水表、電表、熱氣表等民生方向的基礎建設。華大時刻關注民生方向,如今我們正轉向更加高端、攻堅的項目。”
氣表產品占據了部分市場份額,華大半導體MCU事業部顧光躍介紹道,汽車電子屬于華大新興業務,目前已有兩款芯片完成AECQ100整套的測試流程。因車規產品推廣周期較長,對安全要求較高,各方面要求都非常嚴格,因此華大汽車領域產品目前是在特定的客戶中進行推廣,有一定局限性。華大半導體尚在主機廠認可的階段,但已取得了一些成績,顧光躍表示,當前華大最近的項目是與某品牌廠商的合作,或許在今年下半年便可進行量產。
在談及模擬器件差異化競爭時,龍麗萍表示模擬器件廠商若想在市場中占據一定份量,需要大量的時間和深厚的技術背景,同時不斷地與市場磨合。以貝嶺為例,它隸屬于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內集成電路行業家上市公司。“十三五”期間,華大對貝嶺進行了升級,2017年貝嶺完成對銳能微的收購,進一步提升了在智能計量芯片領域的競爭優勢和市場地位,實現優勢互補并發揮協同效應,從而增強上市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
包括智能電表在內的智能電網終端產品對技術要求較高且更新換代較快,因此該產品線的差異化就體現在技術先進性、性能穩定性、應用多樣性、響應即時性等方面。成功路上沒有捷徑,腳踏實地去研發技術、升級產品是華大半導體一直在堅持的,企業發展的血脈就是產品,產品獲得市場認可才是王道。
在此次的慕尼黑電子展中,華大半導體帶來了MCU、FPGA、模擬電路、功率器件、安全芯片等產品系列。據龍麗萍介紹,華大的功率器件產品已形成了一套電源和驅動的分立器件整體解決方案,同時華大也正在研究下一代功率半導體技術SiC芯片。此外,華大高速高精度ADC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在技術指標上實現了精度更高、速度更快、性能更強。
華大半導體部分產品展示
版權:【注明為本站原創的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與原文地址!本站部分轉載文章能找到原作者的我們都會注明】